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专项规划
索  引  号 113708280043324169/2016-034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金乡县霄云镇人民政府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成文日期 2016-02-16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霄云镇“十三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6-02-16 11:19 浏览次数:
分享

“十三五”期间,霄云镇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扎实苦干、锐意进取,以经济、生态、文旅、民生为突破口,全力加速铸建经济强镇,勾画生态靓镇,打造文旅名镇,构建和谐新镇。

一、牢抓工业、项目、招商三大关键,铸建经济强镇

(一)强力推进财政征收。严格按照县委年初下达的任务目标,找准差距,责任到人到企业,算清时间账、任务账,积极抓住财税任务,确保圆满实现全年任务目标。大力培植税源,主动加强与全镇12家规模以上企业的联系协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提升企业财税贡献率。全面摸排税源,坚持 “抓大、控中、不放小”的原则,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千方百计挖税源、补欠账、赶进度。

(二)聚力突破项目招引。持续发挥镇商会作用,采取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的方式,建立健全信息分析、跟踪机制,形成人人关心招商,人人参与招商,人人为招商引资献计出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培植壮大本土企业,逐步建设以恒盛纺织为龙头的金乡县棉纺织工业园,以信诚钢构为龙头的机械制造工业园。同时,积极与华润集团安徽华源医药公司医疗机构托管项目,义乌纺织加工项目、吉林华甸物流园区项目对接,确保尽快落户。

(三)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落实两委成员项目责任包保,持续开展工业项目集中攻坚,建立项目工程督办调度会议制度,及时跟踪落实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及实施进度,对在建的各项重点项目,由分管领导每周调度一次,确保每季度都集中签约、开工、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霄云寺景区项目、南京雷仕环保科技化工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在时间节点内建成投产。

(四)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企有所呼、我有所应”,深化镇领导、服务部门联系挂点骨干企业帮扶制度,继续在用地、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促成有限资源和要素向骨干企业汇聚。在驻地原有道路框架的基础上,规划出全长36公里的道路管网,对其全面进行提档升级,实现道路的“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大幅度提升镇驻地及园区基础设施功能。下步将对社区大道、东一环、西一环进行修建并贯通,从而带动镇驻地东、西部经济发展。

二、强树现代、服务、生态三大理念,勾画生态靓镇

(一)紧抓现代农业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走好生态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循环生态农业,将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现代化、生态型示范园区。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主要涉及冬桃种植基地、生态养殖场、果蔬种植采摘园、东鱼河景观带、农家乐等项目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包装向上争取资金的方式,对东鱼河以南区域进行规划建设,计划未来五年,加快对东鱼河生态治理,完成5千米的治理工程,目前张庄村、前李楼村已完成土地转包。同时,将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作用,成立农村土地流转办公室,帮助群众土地流转,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有机、绿色食品的标准,引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项目,着力培植有机大蒜、棉花、有机蔬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与同泰果蔬、鑫亚果蔬、港海贸易等一些龙头企业联手,按产业化的标准和要求,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现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

(二)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按照镇驻地总体规划,年前高标准完成4.6万平方米的商贸城、农贸市场一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也在2014年11月开工建设。下一步,加快二期工程建设进度,成立城镇管理办公室,加大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力度,强化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综合治理,取缔马路市场。

(三)加快环境提升进程。持续开展镇村环卫一体化,积极推进五个全覆盖,建设生态宜居、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美丽乡村。对全镇建设中的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村加快实施道路、排水沟渠、坑塘治理、亮化、墙壁粉刷建设,对没有建设任务的村实施基础设施提升,确保实现全覆盖。建立完善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继续对镇驻地和各行政村实行日保洁制度,对保洁员到岗到位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同时,重点开展主干线、河湖沿岸、古香寺景区、农业生态示范园区的连片整治,抓好沿线村庄垃圾收集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项目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建设靓丽风景线,带动农村环境整体提升。加大环保项目压煤塌陷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确保2020年前完成。

三、围绕景区、教育、文化三大任务,打造文旅名镇

(一)加快推进景区建设。充分利用霄云镇的水系、土地等自然资源及革命、宗教、历史、长寿等人文资源,结合生态水城建设,以佛教文化、长寿文化、革命教育为主导产业,立足历史,挖掘文化,打造霄云寺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霄云古香寺的大雄宝殿的建设进度,确保2016年10前完工。依托鲍楼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加快推进电视剧《护送》剧本的创作,待剧本创作完毕后,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实施电影制作。积极推进鲍楼村、店子村红色文化纪念馆的申请工作,力争纪念馆的落地建设。

(二)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建设从幼儿园到初中的高水平完备的教育体系。对镇内的明德小学、中心小学、郑小楼小学、周大庄小学、四知小学、谢集小学完成市级规范化学校的创建,通过不断深化内部管理,幼儿园管理全部规范,力争全镇教育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同时,为弘扬国学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计划投资建设一处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引导青少年通过文化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2020年前完成。

(三)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让爱德、仁德、城德、孝德深入人心。以文化大院为主体拉动文艺队创建,实现文艺队伍村村覆盖,夯实乡镇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切实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电影下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工程,在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民间文化。继续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确保每村每月三场。扶持各类文体协会健康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镇村精神文明程度。

四、倾力农村、农业、农民三大根基,构建和谐新镇

(一)持续实施民生工程。积极对社会弱势群众进行救助,实施“阳光低保”工程,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开展农民免费体检工程,深入实施“两癌”筛查,加快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水平,不断提高整体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党政领导计生工作责任制,加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全面做好计划生育基础信息核查工作,杜绝错报、漏报、瞒报,抓好下半年两次育龄妇女查体工作,全力遏制违法生育和早婚早育,做好全面放开二胎的相关工作,综合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努力增加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广开就业渠道,以产业园区、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年内举办不少于150期农村劳动力针对性、实用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二)加快农村设施提升。完善农村、社区道路以及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新修、中修道路120余公里。对复垦土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改善田间路、桥涵、机井、管道等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彰显生态农业的功能,增加失地群众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以基地建设为平台,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本着依法自愿的原则,帮助群众开展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抓强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入开展驻村联户工作,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净化村容村貌、化解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切实增进干部与基层群众的感情,提升群众满意度,助推新农村建设。按照“一手抓组建,一手抓规范”的思路,统筹兼顾,派驻党建指导员靠上指导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每月至少参加两次企业支部活动,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活动的指导,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深入实施村级义工服务活动,为群众解难题服好务。 

(四)全面构建和谐霄云。完善“村居事务代办制度”,深入开展“平安霄云建设”活动,巩固协调体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开展“猎鼠风暴”行动、百警联村惠民工程、“创满”活动等,深入基层群众,体察民情,解决矛盾纠纷。高度重视群众信访稳定工作,加大信访队伍建设,完善信访稳定机制,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让社会更加安定祥和。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解决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