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jnsjxx/2020-1273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金乡县人民政府 | 组配分类 | 政务信息 |
成文日期 | 2020-10-16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要 目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我县强化措施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
●县住建局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上台阶
●我县财政四举措保障直达资金惠企利民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一是构建森林资源保护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的林长制工作责任体系,健全护绿、增绿、管绿协同推进体制。完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林业植物检疫监管机制,大力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经济林效益。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全面推广飞机、人工、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控措施,今年以来共投入57万余元,完成飞机防治12.4万亩次。二是继续实施“绿满金乡”行动。统筹推进城乡道路、水系、农田林网绿化美化,创建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完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今年以来,共完成造林6060亩;建成森林乡村示范村13个,重点村60个;全县累计栽植各类高大乡土乔木57万株,花灌木40万株,绿篱26万平方米。三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建立执法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执法信息交流,深挖违法案件线索,彻底斩断乱捕滥猎、走私和非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的利益链条,形成多部门联合打击的高压态势。四是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着力推进城市湿地生态建设,在县域内大力开展河流湿地、人工湖湿地等保护修复,重点做好金平湖、金水湖、金蒜湖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湿地“名片”。 (孔娜)
我县强化措施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实现企业环保治理设施用电实时监测。出现用电异常报警后,执法人员1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理。共有47家涉VOCs企业287个监测点位接入环保用电智能监管系统,今年以来发现用电异常报警1751次,异常警告频次从最初的每日10余次下降到每日2次左右。二是开展洗沙、碎石行业规范化集中整治行动。目前立案处罚12起,罚款59.8万元;对洗沙、碎石行业进行压减整合,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三是加大移动源尾气监管。对辖区内的6家尾气检测站每月进行2次常态化监督检查,对柴油车集中停放地每月开展1次抽测工作;在“环城路”105国道、疏港路等4处主要入城区卡口设置执法站点,共抽检220余车次,劝返车辆60余辆。四是强力推进技防全覆盖。建设在线监测监控管理系统,接入废气污染源48家、空气自动监测站14个、PM10在线监测56个,实现对重点废气污染源、环境空气质量的24小时实时监控。环保大数据中心接入视频监控企业点位365路,可实时监控堆场覆盖、喷淋设施、洗车装置等降尘设施的运行情况。完成21家日使用10辆次以上的重点用车企业车牌识别系统安装和数据接入。 (孙冉冉)
县住建局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上台阶
一是领导带头,人员到位。该局领导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到达联建的司马镇杨关村、前李村、李官庄村、周庙村等10个行政村进行环境集中整治。领导带头干,干部卖力干,此次行动共出动人员277人,挖掘机20余辆。二是行动迅速,整治到位。对联建村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村庄周边及生产路域的杂草杂物、生活垃圾、卫生死角等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两天时间共清理打扫村内街巷100余公里,整治卫生死角200余处,清运垃圾500余车,帮助群众规范秸秆存放300余处,清理坑塘5个。三是加强引导,宣传到位。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该局工作人员积极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大力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动员、引导村民自觉清理宅前屋后、有序存放建材柴草等生产生活用品,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保持住、不反弹。 (李博然)
我县财政四举措保障直达资金惠企利民
一是盯紧直达资金使用。财政部门配合资金使用部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科学分配使用资金,加速资金落实,将已下达的资金尽快用到市场主体和民生上,并加快建立实名台账,做到账目清晰、流向明确、账实相符。二是加强直达资金监管。与审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强化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瞪大眼睛”盯紧盯牢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功能,健全预警提醒机制,加强数据比对分析,为实施有效监管提供支撑。三是强化问题整改落实。为最大程度提升直达资金效果,坚决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整改,确保不搁置、不拖延;建立健全整改落实机制,严肃财经纪律,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严肃问责;对分配迟缓、资金闲置的,及时进行通报、约谈,并视情况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四是及时评估完善政策。加强直达机制实施效果评估,合理吸收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和改进预算管理措施,进一步发挥好直达机制的效用。 (汤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