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医疗卫生 > 健康科普
索  引  号 113708283284223626/2021-0536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金乡县卫生健康局 组配分类 健康科普
成文日期 2021-11-12 废止日期
有效性
【老年人健康】冬季学会这五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分享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身体受冷空气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血管骤然收缩,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与人们冬季习惯摄入高热量食物、运动量减少,以及由于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容易在冬季产生抑郁情绪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

冬季如何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定期体检

控制好“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定时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的变化,如有异常,要坚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遵从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以防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2合理饮食

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进食大量温补食物,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籽)等,高盐食物也应尽量少吃,如咸菜、罐装食品、香肠、火腿、腊肉等。而应适当增加高纤维膳食,如粗杂粮、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

3注意保暖

冬季寒冷刺激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中老年人或心脑血管病患者尽量避免晨起过早或夜间外出,以免受到冷空气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引起疾病发作。最好在太阳升起之后再外出为宜;外出时注意保暖。但需注意,“暖”不等于“热”,室内温度保持在20℃~23℃为宜,室内温度过高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反而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

4适度运动

运动能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脑供血,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停止运动。但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不宜晨练,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是秋冬户外锻炼的黄金时间,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可采取室内运动代替室外运动,但要保证运动场所换气通畅;锻炼时注意保暖;以散步、打太极等项目为宜,做到劳逸结合,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

5平衡心态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患者尤其要放平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等。保持心胸开阔、心平气和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重要。


最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需密切伴护,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自身及周围亲朋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当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乏力、口齿不清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拨打120,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