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十四五”规划
索  引  号 12370828557899981X/2021-058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金乡县文化和旅游局 组配分类 “十四五”规划
成文日期 2021-12-1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金乡县文化和旅游局“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1-12-10 08:31 浏览次数:
分享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文化旅游工作会议,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地域文化品牌,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发挥文化惠民服务大局的作用;进一步加深文旅融合,对全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诚信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和文物资源做好调查,并进行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做好产业布局、产业聚集、新型业态融合发展以及产品创意开发、产业链高端发展、目的地体系建设等规划,实现全县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跨越发展。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深入推进农村文化大院、乡村儒学讲堂和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并依托文化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集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阵地。

2、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实施“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同时进一步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文艺节目送到百姓身边,切实提高惠民演出质量,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文化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3、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基层文化管理员培训力度,提高其文化业务工作能力。二是大力培养、扶持基层文艺骨干、业余文化队伍和民间文艺社团,依托基层乡土文化能人、中小学教师、文艺爱好者等,组建乡村文化艺术团体,扩大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全力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4、加大艺术创作力度。目前,我县文化发展态势迅猛,但发展后劲不足,新创作品多优秀作品少,优秀艺术人才匮乏,艺术人才老化,年轻人才断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县文艺事业的长远发展。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向上争取资金、政策扶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多措并举,鼓励艺术人才提升业务能力,提高艺术创作水平,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艺术创作“有高地,没高原”等问题。

(三)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5、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继续深挖羊山景区、王杰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策划王杰精神传承教育研学基地,深耕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王杰故里、红色金乡”旅游品牌;依托“九湖五河十八湾”优美的河湖风光,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农家风情、滨河生态、田园农耕、历史民俗等旅游产品,力求突出金乡特色,实现全县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

6、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进金龙湾文旅小镇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做好羊山古镇军事旅游区综合提升工作;尽快启动文化艺术中心建设PPP项目和金色童话游乐园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7、不断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与旅游企业宣传营销相结合,组织企业积极参与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开展的宣传促销活动,努力为各景区、旅行社、旅游商品企业搭建宣传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官方网站、新媒体及各类营销推广平台,做好旅游营销推广工作。

(四)齐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8、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普及推广我县红色文化、诚信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普及工程,依拖我县丰富的民间文化底蕴,继续开展“一乡一艺”、“到金乡听戏”、“蒜乡书会”民间文化艺术展览展示等活动,加快申请非遗保护项目工作,全面录制传承人保护影像资料等,对戏曲、曲艺、民间文化技艺等有关资料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围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孝老敬老爱老、乡村振兴等主题,打造一批更接地气、更具影响力的艺术精品,冲刺全省甚至全国舞台。

9、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围绕小屯李氏民居、满庄满氏民居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全力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作。二是推进大遗址保护工程。做好缗城堌堆遗址、春城堌堆遗址、鱼山堌堆遗址、杨官庄遗址、山阳古城遗址、唐王北窑址、孙吴庄遗址、孔庄堌堆遗址、小张湾遗址、李堌堆遗址等重要大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展示。确定一批国家级、省级大遗址保护项目,切实加强对大遗址的保护。推进缗城堌堆遗址、春城堌堆遗址等一批大遗址保护项目及公园建设。三是加快民办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建设步伐。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推动扶持民办博物馆事业发展。建设一批精品博物馆,规划建设自然、科技博物馆。与此同时,坚持博物馆减费或免费开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提高文物科学保护水平。编制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针对馆藏文物保管情况,建立完善预防性保护体系,通过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和调控,抑制各种不利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完整保存文物及相关信息,多渠道推广和传播文物资源。五是做好文物宣传工作。以国际博物馆日和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为契机,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五)提升市场管理服务水平和综合执法能力

10、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认真贯彻实施《旅游法》、《文物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文化和旅游企业日常监管与重点时段工作安排,坚持对全县各A级景区、旅行社、文化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活动。

11、进一步优化文化旅游市场秩序。一是做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根据上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做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二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着力规范网吧市场,始终对网吧市场形成高压监管态势,并积极推动网吧转型升级,促使条件具备的网吧转型为集上网、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环境优雅、高端的网咖,从根本上改善上网环境。同时,切实抓好演出市场监管,组织执法人员对演出活动严密监控,突出节假日、农村集庙会等重点时段,对演出团体的资质和演出内容严格审查,对演出的场次、时间等内容做好备案,并对演出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针对冬夏两季演出活动相对频繁时段,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对演出市场各司其职、配套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