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金乡 > 文旅金乡 > 军事文化 > 红色人物
中共金乡县工委早期主要负责人——王鉴览
发布日期:2023-07-16 16:19 信息来源:县委党史研究室 浏览次数:
分享

王鉴览,金乡县城北郊孙庄人,1917年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1923年至1929年在金乡城内读小学。1930年考入金乡县私立里仁学校初中部,1933年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取山东省立高级中学。他在中学时代积极参加校内外学生爱国救亡活动。1935年高中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地质系。步人清华大学校门,这是王鉴览人生观确立和才干进一步增长的重要阶段。这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怒,抗日爱国运动日益高涨。他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对国民党反动派卖国罪行的万分愤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日的无限希望,积极投入了抗日救国的行列,在北平与广大爱国师生一起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以后,国民党反动政府非但不接受全国人民的爱国要求,而且加紧了与日寇的勾结,于19351216日准备宣布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这天,北平各大中学师生和市民万余人,冲破国民党军警的包围,举行声讨大会。大会通过了“不承认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收复东北失地”等决议案。王鉴览积极参加了这一活动,进一步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他将北平学生运动的情况及时写信告诉家乡的人们,对金乡县的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北平学生揭露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组织“南下聆训团”(要学生派代表到南京听蒋介石训话)的阴谋,决定组织“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深入民间,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实行学生和民众相结合。王鉴览是第三团的宣传队员。他向农民群众传播了抗日和革命的道理,同时也从革命实践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逐步树立了为工农大众谋解放,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1936月,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南下宣传团决定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王鉴览成为全国最早的民先队员之一。1936月,王鉴览在清华大学经李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平学生在中共北平市委的领导下组织起战地服务团。王鉴览在战地服务团里积极参加各种支援前线的工作。后来,“民先队”总部根据新的情况决定撤离日军占领区,一部分乘海船经烟台、青岛到济南,一部分奔赴华北斗争前线,一部分在后方传播抗日救亡种子。根据组织安排,王鉴览留山东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他和其他学生一起,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根据自己耳闻目睹的沦陷区人民遭受日军蹂躏的惨痛事实,采用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和戏剧、演讲等方式,在济南向广大群众作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37月,王鉴览在济南与山东省委取得联系,受省委派遣,回金乡开展工作。临行前,省委负责同志对他作了“到金乡找老党员联系,建立金乡县工委,发动群众组建抗日自卫武装”等指示。王鉴览身负省委重托,日夜兼程赶回金乡县。当时,在金乡已有翟子超、秦和珍、耿荆山、郭耕夫、周又程、李如沆、李又元等10多名共产党员。他来到金乡,首先到第一高小找到了翟子超、秦和珍,然后由翟子超引领,到抗敌后援会找到了耿荆山。王鉴览说明来意,并约翟子超、耿荆山到他家细谈。在王鉴览家里,王鉴览传达了省委指示,当即成立了中共金乡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相当于县委)。工委成员有王鉴览、翟子超、耿荆山。联络点设在王鉴览家里,虽然没有明确谁任工委书记,但对工作已作了分工。王鉴览负责城里、城北的工作以及与上级的联络。

金乡县工委成立不久,经耿荆山介绍,王鉴览到抗敌后援会工作。为扩大抗日宣传,他借来了收音机、油印机。他负责办墙报、印发传单,在抗敌后援会里很快成了一个突出人物。

月底,根据省委指示,王鉴览和翟子超一起到单县与地下党员张子敬、苗春亭取得联系。在苗春亭的家里和单县城西堤口福音堂内召开会议,研究宣传抗日救国、开展革命活动等问题。

王鉴览十分重视党组织的发展,1937年底至1938年底,他培养并介绍周冠五、杨如岱、刘清怀、张心通、袁汝英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壮大了金乡县党的队伍。

1937年底,日军继续南侵,形势日趋紧张。县工委由金乡城北郊搬到城南耿楼耿荆山家里。经县工委研究,决定马上拉起队伍。王鉴览连夜起草了抗日起义宣言。工委成员分头活动,动员兵员并筹备枪支、弹药。王鉴览说通父亲献出了自己家的两支步枪和百余发子弹,又到城北各村动员了十几个青年,并筹集了几支步枪,于193816日到金乡城西马庙与城南、城东、城西的兵员会合,建起了一支百余人、三四十支枪的队伍,取名第五战区第二游击纵队。王鉴览在政治部负责宣传工作。部队建起来不久,国民党第三路军要来收编。为保存实力,队伍于1938月主动疏散。

193813日,日军侵占了金乡县城。县工委在耿楼又重新拉起一支队伍,被编为“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第十三大队”。月,这支部队奉命参加讨王(丰县汉奸王献臣)战役,原县工委成员大部分随部队调走,王鉴览留下坚持地方工作。这时,苏鲁豫特委重新组建了金乡县工委,成员有王鉴览、袁汝哲、张宾如、杨绪明,王鉴览任书记。

1939年初,中共苏鲁豫特委派王须仁来金乡县组建金嘉巨中心县委。王须仁在金乡召开县工委成员会议,他心怀叵测,对金乡县工委的工作乱加指责,对王鉴览作了无情的批判和打击,宣布解散金乡县工委,另建金嘉巨中心县委并由他任书记。会后王须仁匆忙回特委去了,中心县委只在口头上宣布成立,而实际没有建立起来。事后,王鉴览的父亲唯恐儿子遭王须仁的暗算,把他叫回家中并不准出门。王鉴览心里惦记着党的工作,耐心说服了父亲,重又回到战斗岗位。王鉴览为组织群众抗日,在自己家里办起了一所农民夜校。夜校的教室、桌凳是他家的,学员的书籍、灯油是他自筹的,校长、教员是他兼任的。他专门吸收穷苦的农民入校学习。他向学员教授文化知识,灌输革命道理。在他的教育下,不少学员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9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创建湖边抗日根据地。月,王鉴览接到苏鲁豫区党委调他去湖边地委工作的命令。他交代了工作,离开金乡到湖边地委,被分配做宣传队编导工作。为唤起民众抗日,王鉴览不顾环境艰苦,条件困难,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这年秋天,湖西“肃托”事件发生。15日,在邹县郭里集,王鉴览和其他七八十位同志一起被暗害分子王须仁非法逮捕。王须仁亲自对王鉴览施以严刑拷打,逼他承认是“托派”。王鉴览毫不屈服,坚定地回答:“不是!”“不知道!”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清白,并且下定决心,宁死也不屈服于王须仁的淫威,不以谎供陷害无辜。当夜12点,王鉴览被暗害分子王须仁下令杀害。临刑时,王鉴览高呼“共产党万岁!王须仁是大坏蛋!”这呼声响彻山谷,震撼大地,表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他倒下了,年仅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