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看“颜值”,更看“气质”。近年来,霄云镇朱洼村以乡风文明“小切口”助推乡村建设“大文明”,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开展移风易俗宣讲、老年人生日宴等特色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一、立规矩,新办简办红白事。
在朱洼村,“定规矩”是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保障。朱洼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新风倡议监督牌”,完善朱洼村“红事制度”和“白事制度”,坚决制止农村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陋习,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全村约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不办”,村民过事要在红白理事会登记报备。在相关规定的要求下,红白理事会加强引导,红白事少了铺张浪费,节俭操办红白事蔚然成风。
二、塑新风,善用《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村民的共同守则,也是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朱洼村的村规民约采取“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按照“易记、易懂、易行”的原则,由村民自己“提”、群众共同“议”之后修订完善的。通过“支部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广泛凝聚人居环境整治的思想共识,以党员带动群众,以少数群众感染多数群众,着力形成干净一户、影响一片、带动一村的工作效果。根据就近、就亲原则,通过一名党员联系若干户非党员家庭的“1+N”模式,发动村民订立家规家训。在村委会广场的宣传窗口,在村道边的文化墙上,处处可见《村规民约》,“规”出了村容村貌整洁好景象,“约”出了乡风文明新风尚,让讲文明、树新风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三、树榜样,深化移风易俗。
朱洼村将深化移风易俗宣传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主要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宣读《村规民约》、分享家风故事等方式,加深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识。组建秧歌队、锣鼓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秧歌锣鼓表演,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春联义写、孝老爱亲等主题活动。广泛选树“十星级文明户”“道德评议会”“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让群众身边的“好人”成为示范带头的“名人”,让学有榜样、做有标准,以乡风铸魂,提振和美乡村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