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 > 乡村振兴 > 进展及成效
索  引  号 11370828004313434W/2024-052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金乡县农业农村局 组配分类 进展及成效
成文日期 2024-12-06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金乡县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4-12-06 16:16 信息来源:金乡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分享

        今年以来,我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按照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提出的“七个提档升级”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13588”思路布局,把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大金乡”发展格局,以乡村振兴“百区千村”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集中资源、集成要素,统筹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5次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编制印发了《2024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要点》《2024年度县直部门单位乡村振兴领域向上争取工作计划表》,明确责任单位、工作职责、年度工作目标,压实各部门工作责任,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争取省级以上政策品牌、荣誉41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89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效运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运用六大发现渠道,加强部门联动共享预警信息,1-11月份反馈预警信息13177条,反馈镇街逐户研判,共纳入17户,59人,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完成2024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共排查农户19.1万户。发放2023年秋季学期及2024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补助资金101.55万元,受益脱贫学生达677人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笔5万元。

      (二)注入科技创新“源动力”,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谋发展、求突破。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党政同责,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收获小麦47.1万亩、玉米37.7万亩、大豆7.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1万亩,花生2.83万亩。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7.1万亩,每亩补贴124.5元,补贴资金5862.4万元。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申请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万亩,争取到位常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5万亩。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立大蒜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大蒜种质资源510份。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年内完成承包地合并总面积2292亩,合并后地块数354个,合并后地块平均面积6.47亩。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备案,录入系统备案的土地流转合同7178份,备案流转面积5.34万亩,流转总金额3.01亿元,亩均流转价格728.56元。指导镇街开展制定“联审联批”工作制度,以“市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宅基地管理机制”顺利运行,年内受理9宗农村宅基地建房申请,审批合格的9宗。稳定畜禽生产供应保障能力,预计我县能繁母猪存栏1.3万头,完成正常保有量任务的113.04%;规模养猪场62家,完成正常保有量任务105.08%。构建多元化食物体系,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加大蔬菜生产指导,制定蔬菜管理技术要点,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三)激活乡村人才“强引擎”,在服务和保障人才队伍支撑力上搭平台、解难题。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打通引才渠道,常态化组织“燕归巢”、周四“职”通车、“蒜都名校直通车”活动15期,帮助39家企业解决人才需求159人,全县招引青年人才1826人,博士人才8人,留学人员10人。充分利用好“金职汇”用工信息对接平台,扎实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活动。开展线上“金岗云播”直播招聘活动11期;举办线下“黄河大集”“春风行动”“人才夜市”等4场大型综合招聘会及7场行业专场招聘会,累计服务企业640余家次,达成就业意向4000余人。推广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鼓励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征集全县乡村振兴合伙人需求项目23个,设立县级工作站11个,备案县级合伙人18个,市级合伙人4个。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5期、现场教学6次,培育高素质农民420余人次。积极做好乡村好青年选树工作,我县2名“好青年”被评为“2023年济宁市乡村好青年”,1人被评为“2023年度山东省乡村好青年”。依托乡村好青年联盟、青创服务站等平台,集众力众智,吸引、整合、调动多方资源,打造运营青创服务站31处,开展金融支持、快递代送、土地流转、亲情服务、农资产品配送等业务,带动周边970余户农民受益。

      (四)筑牢文明乡风“奠基石”,在深化和增强文明乡风浸润力上出实招、见实效。筑牢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整合金乡丰富的红色资源,创新打造了“王杰故里•文明花开”文明实践展示带,有关镇街相继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展示带。提升文明实践服务效能,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500余场次;举办“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开设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公益集市”10场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扎实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积极开展典型宣传选树活动,上半年,共选出“金乡好人”40人,择优向市里推荐“济宁好人”候选人15人。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督促指导各镇街组织开展红白理事会培训会39场次,举办“山盟海誓·情溢蒜都”新中式集体婚礼,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主题宣讲、宣传活动300余场次。9月份,启动“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统筹线上线下,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宣传。持续加大“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力度,今年以来,完成“送戏下乡”720余场次。

      (五)跑出乡村建设“加速度”,在建设和增强和美乡村硬实力上守底线、树标杆。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围绕“三清一改”为重点,聚焦“清脏”“治乱”,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改观、大提升。大力实施村庄分类管理、连片打造、梯次推进新模式,对全部涉农村庄(含自然村)组织开展了为期六个月十轮次拉网式的“村村到”专项行动,同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村庄分类整治提升验收活动,共完成验收137个村庄,其中A类村30个、B类村48个、C类村56个、薄弱村3个。此外,由县有关领导带队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调研活动两次,组织开展“三夏”“三秋”秸秆集中清理攻坚行动。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一体化体系,1-9月份,我县农村收集清运垃圾70783吨,全部进行资源化、无害化焚烧利用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和长效管控,每月对全县133处平台水体开展实地扫码巡查工作,对存在反弹问题的水体责令镇街限期完成整改。截至目前,县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专班巡查通报共18批次146处问题,相关镇街均按时完成整改。下一步县专班将加强巡查力度,确保133处平台水体治理成效持续保持和动态清零。持续做好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工作,做好粪污抽运、无害化处置、厕具维修等全流程工作,今年以来,全县共计完成户厕粪污抽运86094户,厕具维修8968户。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完成路网提档升级和延伸通达项目70公里、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80公里。

       (六)校准党建引领“定盘星”,在夯实和增强基层战斗力上敢担当、善作为。深化“一人一档”分析会诊,对排名后5%的村党组织书记,综合分析研判,逐人撰写分析报告,今年以来,已累计分析37人,其中5人被纳入调整撤换范围,32人被纳入精准帮带范围。做实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组织全县413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制定村级后备人才优储强育三年行动计划,动态储备后备人才1839名。落实“提标育强”年各项工作要求,动态调整“强基”村12个,“创优”村240个,“示范”村161个,稳步推进“中期评估”工作,完成村党组织书记半年考核大排名。扎实开展“千企联千村”行动,梳理2024年度“组织+人才+资本”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项目32个。积极稳妥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指导全县7个2024年度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全部成立联合党委,健全党委运行机制。持续推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全年新建、改扩建300平方米以上村级党群服务中心49处,目前49个全部启动建设,已完工25个。加快推进3个省级乡镇党建综合阵地第三批试点项目建设,逐一审核设计提升方案,目前化雨镇、王丕街道、卜集镇已全部完成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以村级网格治理融通共治为目标,搭建“村级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街巷长”村级治理组织构架,按照每个村级网格覆盖50户左右,将全县413个行政村划分为2740个网格,任命2740名村干部或村民小组长担任“网格长”。将每个网格划分为若干街巷,每个街巷覆盖10户左右,推选9927名无职党员、公益岗、后备人才等人员担任“街巷长”(网格员),实现“一张网、全覆盖、心连心”。目前,全县所有镇街已完成网格、街巷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