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28593615886A/2024-0209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金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 | 政务信息 |
成文日期 | 2024-05-15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要 目
●县综合执法局多措创新共享单车治理模式
●县农机中心加快推进大蒜生产机械化进程
●新材料产业园聚力发展绿色循环化工产业
●卜集镇点线面相结合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
县综合执法局多措创新共享单车治理模式
一是科技助力保障更精准。引导共享单车经营单位试点启用AI视觉停车技术,科学识别车位“绿T”识别线,实现共享单车停放精度从“米级”至“厘米级”提升。1-4月,城区范围施划绿色“T”型图标标识1062处。二是宣传教育引导更自觉。定期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行为进行曝光,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出行、文明停车意识,促进“停车到位”成为群众行动自觉。今年以来,开展电视宣传活动7次、法制宣传活动10次、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活动17次,向群众发放文明使用共享单车倡议书6400余份。三是车辆规范停放更及时。用好城市管理“巡管员”队伍,促进城区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持续改善,日均规范非机动车300辆次。截至目前,主城区施划升级“绿T”公共泊位1.4万米,共享单车路面规范停车率达80%以上。(周梦琳)
县农机中心加快推进大蒜生产机械化进程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建立“政府搭台、主体唱戏、群众参与”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金乡模式”,实施省、市大蒜机械化研发推广项目4个,承办国家级、省级现场观摩会6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00余场次。二是加大示范推广。推进大蒜生产以全程机械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截至2023年底,推广大蒜播种机7020台、大蒜收获机8680台,大蒜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65%。三是坚持科技赋能。成立(金乡)大蒜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引导企业与高校所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大蒜机械装备创新发展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服务综合性平台。去年以来,设立博士工作站1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2名。2023年,金乡县《推进全程机械化,谱写大蒜产业新篇章》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大蒜种收机械化技术获评“全国蔬菜机械化创新成果”,为全市唯一。(卢冉)
新材料产业园聚力发展绿色循环化工产业
一是源头三级防控。坚持园区专家“初审”、省级专家“二审”和国家级专家“终审”三级防控制度,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从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等25个指标方面严把项目入园关。2023年,累计评审项目62个、入园4个,入园率6.4%。二是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全过程生产控制,推动化工企业能源梯级利用。截至4月底,39家重点化工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100%。三是末端循环利用。统筹区内企业产品、副产及危废等物料,构建“企业内小循环、产业间中循环、园区内大循环”的循环发展产业链,企业间的共生关联度明显增强。去年以来,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消减率3.2%以上。金乡县实现国家级绿色工厂“零突破”,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获评“山东省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园区”。(韩英)
卜集镇点线面相结合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
一是点上用心,构筑线上服务平台。全面推广“线上预约、网上申报”等智能化应用,梳理事项流程,公布事项清单,制作事项服务指南,深化集成服务,积极打通政务服务数据壁垒,累计梳理镇级办理事项283项,村级办理事项73项,真正实现一中心对外、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二是线上升温,完善线下星级服务。以打造“五星级”政务大厅为契机,持续推进镇级为民服务大厅的环境优化、功能完善、服务提升,将为民服务大厅划分为4区18个窗口进行精准化管理,配齐配强业务工作人员,进一步完善预约服务、帮办代办、首问负责等制度;聘任政务服务体验官1人,探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切实增强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面上集成,打造政务服务品牌。启动“宜企同行”联系服务市场主体行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一线,从人才用工、工业技改、科技研发、税费优惠、贸易支持、金融贷款6个维度对企业需求进行归类整理,建立企业需求台账,针对性纾困解难,先后走访企业(项目)33次,收集并帮助解决人才、资金等困难问题6个,帮助3家企业开展预制菜产业研发,2家电商直播销售企业拓展业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李若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