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金乡 > 文旅金乡 > 民俗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乡县曲艺
发布日期:2024-06-18 17:04 信息来源:济宁市金乡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分享

金乡素来被称为聚贤之地、生金之乡,素有“书山曲海”之美誉,是山东省出了名的“戏窝子”。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曲艺之乡”

其曲艺种类有山东琴书、河南坠子、落子、花鼓、渔鼓、山东大鼓、山东快书、三弦、评书等10多种。早年以门派为组织,民国时期就建有书祠公会,依附盲人公义所。书祠公会就是曲艺艺人自己的组织。旧社会艺人身份低下,常受到压迫,因此他们联合起来,成立自己的组织,保障自己的权利。

1952年,政府组织对全县曲艺艺人进行公选,经过评选,组成了有80位艺人参加的曲艺大队,下设三个分队,许永昌、董教伦分别担任正、副大队长。

1956年6月,全县召开曲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200多人,大会决定重新组建曲艺组织,建1500余人的曲艺大队,许永昌继续担任大队长,孙和贵、于永伍担任副大队长。

1958年9月,金乡县曲艺协会成立。吸收会员148人,许永昌当选为主席,李教晴、谢元庆为副主席。1964年,金乡县保留职业艺人6名,半职业艺人34名。1966年10月,曲艺协会解散。1979年,重新登记,批准半职业艺人67名,分别由所在公社(乡镇)文化站管理。

近年来我们创建了“到金乡听戏”“一乡一艺”等文化品牌。“到金乡听戏”在群众休闲的广场、演播厅等地方每周演出2场以上,全年演出在100场左右

“到金乡听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活起来”的形式。邀请县外戏曲曲艺名家来金乡指导、国内知名媒体到金乡采访。组织开展的“到金乡听戏”全国媒体行活动,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30多家媒体参与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