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金乡 > 文旅金乡 > 诚信文化 > 诚信文学
诚信——做人的根本
发布日期:2025-02-08 15:39 信息来源:诚信文化 浏览次数:
分享

诚信——做人的根本

                                乔宪忠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讲的是做人“真诚”问题。孟子曾告诫人们,“真诚”才有力量,力量可以称为“向”,它是做人的价值取向。做人做到“真诚”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孟子说自己善养浩然之气,用真诚和正直来培养,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诚信”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观。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很难在世上立足。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的默默支撑;凌云高楼气势撼人,来自厚重坚硬的基石无语的支撑;那么,人,又是靠什么来支撑起无比睿智的人生呢?那就是——诚信!所谓诚信,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坚守诚信,就是坚守气节和操守;坚守诚信,就是坚守做人的根本。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经以言警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明代学者也有这样的表述:“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就是说,行为不正的人,不被人信服;言语不诚实的人,不必与他人共事。

一个诚信的人,是一个胸怀坦荡的人,是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在社会主义文明高度发展、人与人相处难见真情的今天,诚信品质尤为重要。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的必备条件。一个国家政权的真正强大,并不完全取决于财政收入,也不完全取决于军队的力量,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品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品质是诚信。诚信的社会品质,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动力源泉。高尚的品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魅力所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走向强大的理由。缺乏诚信的社会是一个混乱无序的社会。

诚信是上天赐给世人的一种考验。有许多人不能通过这场考验,逃匿了;也有许多人通过了这场考验,戴上了桂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逝,没留下些什么;通过这场考验得人也会消逝,但他们却仍活在人们的心中,人们会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就像古代金乡诚信典范人物范式那样,永载青史。范张二贤士“鸡黍之约”的诚信故事,将会千秋万代流传下去。

诚信是道德建设的根本,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社会之所以成为一个整体,诚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古人眼里的“一诺千金”可以说价值连城。缺少了诚信这种宝贵的资源,人们的能力、智慧、正直、善良之心就难以维护,这个社会,这个人也就缺少了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空间。

试想,如果社会缺失了诚信,每个社会成员都将生活在恐惧和怀疑的状态下,早上起床吃早餐你会问,牛奶是不是病奶牛产的?里面掺没掺三聚氰胺?包子里面的肉是不是新鲜的??去超市买东西,对找你的钱看了又看,担心遭到暗算。连去集市上买个青菜,也怀疑斤两够不够,菜贩子坑没坑人……

“人不信于一时,则不信于一世”。诚信对一个人而言,有时候与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失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诚信,实际上,诚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丧失了诚信,你的信任度就会下降,甚至还会出现信任危机。

然而,在我们身边缺失诚信的事情却时有发生:个别地方政府朝令夕改,言而无信;社会上虚假广告横行;劣质商品充斥市场;考生作弊现象严重;“豆腐渣”工程造成无数人间悲剧……难怪时常有人对某些真实的消息产生怀疑,如日本福岛核地震造成的“盐荒”,就欺骗了许多中国人。 “信用危机”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一些人、一些领域的无信行为,成为中国社会的毒瘤。必须彻底切割掉。不然,就会危害我们整个健康的肌体。

我们呼唤诚信,诚信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的系统工程!诚信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奋斗目标!诚信是驿站,给劳顿的步履以歇息;诚信是力量,给疲惫的身心以补给;诚信更是我们做人处世之根,安身立命之本,给我们生命以支撑,给我们一路跋涉以意义。让我们携手共创诚信!诚信从你我做起!诚信从现在做起。你我诚信厚道,社会才能和谐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