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280043327157/2025-0137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金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组配分类 | 消费提示警示 |
成文日期 | 2025-04-18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萌 曹艳君 赵相超)在网上报班学习,目前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考公、考研、考证、提升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知识付费行业随之兴起,相关行业乱象层出不穷。在此,特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三大套路”。
套路一:免费资料作“诱饵” “上钩”推荐付费课
不少知识付费教育机构利用短视频平台推送各类考试教辅视频,并附带领取免费辅导资料的网络链接。一旦消费者通过链接添加教育机构企业微信,教育机构人员会先发送免费的电子版学习资料,再以提供免费咨询为由,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备考进度,并借机推荐各种付费课程。
套路二:号称押题百分百 不过承诺退全款
有些知识付费机构的销售人员为吸引消费者购买课程,会宣称其聘用的讲师与该考试的出题人是师生关系,甚至是出题人,内部教材押题成功率能够达到百分百,并承诺即使消费者未通过考试,可以全额退款。
但当消费者未通过考试要求退款时,消费者将面临被销售人员拉黑的情况。即使消费者通过客服电话与教育机构取得联系,这些机构也会以“押题百分百”是销售人员个人承诺,公司没有此类宣传;与消费者签订包过协议的签约方为外包销售机构,公司不承担相应义务;消费者不满足退课条件等借口为由拒绝退费。
套路三:宣传就业前景好 限时特价诱消费
除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视频剪辑、自媒体代运营、创意设计等专业能力提升网课也是知识付费行业乱象频发的重灾区。这些机构通常会在宣传页面显示“零基础小白可学”“就业门槛低”“市场蓝海”“30天全面掌握”等字眼,并宣称学习该课程后可从事多种高薪职业。
这类机构往往以直播方式推销课程,在视频直播间内,专业知识讲解的很少,多数时间是在虚构普通学员通过学习课程后发家致富的故事,并不断输出“限时特价”“学位告急”“最后两个学员名额”等字眼来营造紧张的气氛,诱导消费者购买付费网课。
针对这些消费陷阱,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五点:
一是查看资质与口碑。正规的知识付费商家通常会在官网显著位置展示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如果无法找到,消费者应谨慎购买课程。除了相应资质,口碑同样重要,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查看用户评价来了解商家提供课程的质量。
二是考察课程“含金量”。课程大纲和试听课程是了解网课质量的重要窗口。优质网课的大纲应条理清晰、逻辑连贯,涵盖知识点全面且有深度。观看试听课程时,可以通过老师讲解是否清晰生动、能否将复杂知识点简单化以及视频制作质量等判断网课优劣。
三是了解讲师专业度。讲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经验直接影响课程质量。消费者应全面了解讲师的专业背景,查看是否在相关领域拥有深厚履历,有无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
四是阅读合同别粗心。消费者购买课程前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认商家是否提供学习资料邮寄、分阶段课程计划、预习提醒、课后答疑、学习社群等服务。同时,要明确退课条件、退费流程等内容。
五是端正态度是关键。消费者如果希望从事某项职业,应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仅仅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更不能心存侥幸,轻信所谓的名师押题课程。要知道,法律严禁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出题人担任教育机构辅导老师,泄露考题更是违法行为。
最后,消费者如果在网络培训过程中与教育机构发生纠纷,应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协商,如协商无果,可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或前往当地消协组织请求维权。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漯河市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