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文是金乡县高河镇马庄村人,1906年出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兄弟六人,他排行老二。幼年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十四、五岁就成为金乡城东有名的才子。1923年春,他考入济南正谊中学,在学习中接受了马列主义,使他茅塞顿开,心明眼亮。他看到当时的中国,外遭列强侵略,内有军阀混战,连年灾荒、哀鸿遍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他决心救国救民,立志献身于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毅然决然地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金乡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白天在校读书,夜晚出入于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列主义和救国救民的思想。当时山东军阀张宗昌反动透顶,对革命群众大肆镇压,学生宣传革命一经发现,轻则开除学籍,重则坐牢杀头。家中得知马希文参加革命活动,父母为他日夜担心,父兄曾两次去济南逼他停学回家。第一次他在回家的火车上偷偷溜跑了。第二次(1926年春),父兄从济南找他回来,为防他逃跑,把他锁在屋里,给他送水送饭,一连几个月。同时,还让他的妻子胡氏劝说他不要参加革命,但他的革命信念坚定不移,妻子在他的教育劝说下,反而放松了对他的看管,终于在这年秋天的一个早晨逃离家门,又回到革命队伍中去。
1926年秋,马希文从家乡重回济南,此时,形势日趋紧张,白色恐怖已笼罩山东。因他从事革命活动比较突出,引起了反动军阀的注意,在济南已不便开展革命工作。1926年冬,党组织调他去武汉参加培训,经长途跋涉,于1927年春到达武汉,考取了中央军事学校———黄埔分校。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蒋汪合流疯狂镇压革命,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破坏,革命党人惨遭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等组织了“秋收起义”;张太雷、叶剑英等举行了“广州起义”。马希文即参加了“广州起义”。当时,他所在的中央军事学校改编为军官教导团,在叶剑英的率领下来到广州。于1927年12月11日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马希文所部参加了攻打广州公安局的战斗,经过一天一夜激战,广州公安局被攻破,但起义人员也伤亡过半。12日整编部队后,开赴珠江沿岸,发起攻打张发奎第四军司令部留守处的战斗。马希文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冲锋陷阵,身中数弹,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21岁,他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198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认马希文同志为革命烈士,遗像陈列在“羊山革命烈士陵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