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828004313434W/2025-0260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金乡县农业农村局 | 组配分类 | 公告公示 |
成文日期 | 2025-06-26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农田烟粉虱发生趋势及绿色防控技术意见
烟粉虱是一种外来物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以来,迅速扩散,现已成为我国蔬菜、园艺花卉等经济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又被称为“超级害虫”。烟粉虱不但吸食植物汁液直接造成危害,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而且分泌的蜜露能诱发煤污病,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果实品质。烟粉虱现已成为我县棉花、辣椒、大豆、瓜果、蔬菜等作物的主要害虫。
发生规律:烟粉虱在我们当地露地不能越冬,只能在温室大棚或其他温暖的场所越冬。烟粉虱必须每年一度经历温室大棚或其他温暖的越冬场所→大田扩散→田间繁殖积累→暴发→温室或温暖场所为害或越冬。该虫周年可发生10-12代,世代重叠。根据多年的调查观察,烟粉虱在我们当地露地6月上旬末前后初现成虫,6月份为缓慢增长期,7月份虫量开始剧增,8月份至9月上为发生危害高峰期,9月中旬至10月份虫口数量减退,直到11月上旬,迁移到温室大棚或其他温暖的场所继续危害或度过冬季。
发生趋势:由于我县辣椒、棉花及蔬菜瓜果等作物种植面积大,都是适宜烟粉虱寄生的宿主,加之我县保护地瓜果蔬菜种植面积大,也给烟粉虱提供了适生的越冬环境,导致我县烟粉虱发生程度重于其他县市区。据县植物保护科6月23-24日普查,棉田平均百株成虫虫量为150-200头,个别地块百株成虫超过900头,辣椒田平均百墩40-50头,显著高于近几年同期虫量,接近往年6月末平均虫量。根据我县农作物布局、田间发生基数,结合气象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烟粉虱将大发生,危害盛期在7月中旬以后。望广大群众提前积极开展防治,压低种群基数,控制烟粉虱的发生危害,确保我县辣椒、棉花等作物丰产丰收。
防治方法: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综合防治技术,压低虫源基数,控制烟粉虱传毒危害。成虫具有迁移扩散性,一家一户防治效果差,整建制地块主推专业化统防统治。
1、农业防治。一是清洁田园,消灭卵虫源,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叉摘除有卵虫的老叶、黄叶,加以销毁;二是有条件的可种植烟粉虱的诱集作物带,如蓖麻,进行集中灭杀。
2、物理防治。一是悬挂黄色粘板诱杀成虫,利用烟粉虱、蚜虫对黄色有趋性,在棚室内或露天放置黄色粘板,棚内每亩8~10块,露天每亩15块以上,均匀悬挂在作物上方。二是防虫网隔离法,在秋延迟蔬菜棚上覆盖80目尼龙防虫网,可有效阻止烟粉虱、蚜虫的迁入。
3、生物防治。蔬菜田首选生物农药,如:植物源农药5%d-柠檬烯可溶液剂100-125毫升/亩,用于防治番茄、黄瓜田烟粉虱;或微生物农药-爪哇虫草菌JS001可分散油悬浮剂20-25毫升/亩,可用于防治保护地番茄烟粉虱。注意喷施微生物农药后,近期不要喷施杀菌剂,更不能与杀菌剂混用。
4、科学用药。成虫在阳光充足条件下较活跃,早晨和傍晚有露水或有潮气时成虫活动性较弱。因此,喷药时间以早晨或傍晚5-8时效果最好。成虫和若虫主要集中在叶的背面,喷药时要重点喷施叶背面,并喷匀喷透,最好“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相结合。由于成虫、若虫具有蜡质层,喷药时添加渗透剂可提高防效。
药剂首先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如“螺虫乙酯”杀虫剂,该药具有内吸和双向传导的特点,持效期长,对多种刺吸性害虫均有较好防效。烟粉虱少量发生时,一般在6月末前后开始打第一遍,间隔7-10天打第二遍,以后间隔15天左右再打2-3遍,整个生育期打4-5遍,辣椒、棉花等作物后期基本不会“黑叶、黑果”。药剂可选用28%阿维•螺虫乙酯悬浮剂10毫升、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0毫升,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7月中旬以后,烟粉虱成虫发生数量多时,可用速效性药剂如7.5%阿维•双丙环虫酯,或5%双丙环虫脂、17%氟吡呋喃酮、50%氟啶虫胺腈等药剂与“螺虫乙酯”混配喷施。
一定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科学安全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进行收获采摘。
202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