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动态 > 政务信息
索  引  号 11370828593615886A/2025-028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金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组配分类 政务信息
成文日期 2025-07-11 废止日期
有效性
金乡政务信息(第二十九期)
发布日期:2025-07-11 15:36 浏览次数:
分享

要    目

●金乡县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

●县工信局助推工业企业创新发展

●食品产业园加速构建全国调味品产业标杆区

●胡集镇做强做优白梨瓜产业

金乡县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

一是强化培育认证。坚持将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的协同培育机制。目前,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4个,总保护面积74.4万亩,年产量72.9万吨。二是健全管理体系。制定金乡大蒜、马庙金谷、小张庄白梨瓜、红花斑山药地理标志团体标准,统一生产规范和标识使用规则,严格实施“地标授权审核-质量追溯-市场监督”闭环管理。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规上企业55家,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三是深化品牌发展。推动金乡大蒜向精深加工延伸,开发黑蒜、大蒜胶囊等9大类105种高附加值产品,构建“线上专区+商超直供+跨境贸易”立体营销网络,2024年,大蒜及产品零售总额19.85亿,同比上涨37.6%;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展会,获金奖21个。2024年,金乡大蒜获“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并续批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县工信局助推工业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推进平台建设。围绕“3+1+1”产业集群,坚持科创平台广泛覆盖、提档升级,支持企业创建“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累计打造制造业研发机构82家,居全市第1位;今年新获批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6家,居全市第2位。二是推动项目技改。立足“项目为王”理念,鼓励企业加快实施技改项目,推动企业从行业“跟随者”到行业“引领者”转变。1-6月,入选省“技改专项贷”贴息项目6个,居全市第1位;入选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28个,居全市第2位;入选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榜单20个,居全市第3位。三是优化人才引育。统筹做好企业培训和重点人才申报工作,开展产、学、研、用交流,充分释放领军人才效能。1-6月,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2次,编发惠企政策2版次,入企服务100余家次,培训总人数超500人次;通过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综合论证1人,居全市第1。                        (朱来响)                                

食品产业园加速构建全国调味品产业标杆区

一是保障原料供应。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带动周边种植200万亩,占全国大蒜种植总面积1/3,年加工能力超300万吨,出口覆盖17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70%以上,形成世界大蒜“五大中心”产业格局;调味品仓储物流体系全国顶尖,480万吨冷链仓储能力居行业前列,其中三樱椒、黑胡椒等香料储存量全国第一。二是打造产业集聚。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为全国最大专业食品园区,推行“统一废水处理、统一热源供应、统一外贸服务”集约化服务模式,已入驻世界500强奥兰集团、稻香村等82家企业,形成复合调味品、功能健康食品等四大产业集群,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2024年入选山东省支柱型产业雁阵集群。三是激活生态升级。与山东省调味品协会建立战略协作,6月获授“香辛料优质原材料基地”“山东省调味品协会副会长单位”称号,获评调味品优质企业4家,鑫诺食品获授协会副会长单位,实现从原料端到制造端全链条品质认证。                           (雷国伟)

胡集镇做强做优白梨瓜产业

一是科技赋能优管理。推广集约化育苗技术,培育早甜脆、绿宝等优质品种12个,年育苗量300万株;打造“物联网+温室大棚”模式,采用大数据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温湿度、土壤肥力等参数,借助五膜覆盖、铝塑反光膜、吊蔓栽培等技术创新,将白梨瓜上市时间提前至3月底,亩均收益增长25.6%。二是发展电商扩销路。采取“电商+实体”机制,打造“瓜小七”IP形象及系列文创产品,培育直播账号26个、“新农人”主播100人,1-6月份线上销量500万单,同比增长35.2%;与济南银座、龙贵超市等6家大型商超达成直供合作,年销售额超3亿元。三是引育人才强支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资金技术资源,实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招募“土专家”37人,依托“大棚培训课堂”“田间培训学校”,培训高素质农民1600人,带动600户农户年均增收6万元。           (马文浩)